看到有人在电车里抚摸iPad的模样,就像在自慰,令人厌恶——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
iPad是一款好的阅读器产品,但它并未向iPhone一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经过二十多天的使用,向大家推荐iPad,非常好用——潘石屹微博
苹果第三季度财报显示,iPad销量已经达到了327万部,三年内有可能达到近一亿部——互联网新闻
争食苹果似乎成为利润最大化的方式
苹果的产品历来都会在正反两方,进行着无限期、无休止的论战,而最终的结果是口水战愈演愈烈,与此同时销量也在节节飙升。从iPhone到iPad无不遵循着这个定律,尤其是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iPad,不少果粉、高端用户以及业内人士都认为其诟病多多,与打上“革命性”的iPhone手机相比,iPad仅仅在身材和阅读体验上有所变化,以至于鸡肋之名远播四海。
但俗话说销量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就像深处商业时代的电影产业,推出的影片光叫好不叫座,那是万万不行的,毕竟赚钱是商业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在这个残酷竞争的时代里,没有人会为你曾经的辉煌和贡献手下留情,所以锻造了经典《007》系列电影,走出了像尼古拉斯·凯奇、丹泽尔·华盛顿、汤姆·汉克斯、苏珊·萨兰登等奥斯卡影帝、影后的米高梅影业,也难逃破产的命运。
而苹果则截然不同,他们的产品向来是叫座不叫好,虽然批评声不绝于耳,但市场总能交给乔布斯一份极其满意的答卷。面对这种现象,众多产业专家、学者都发表了相关的评论文章,分析苹果成功的秘诀;同时,不少企业也将如何成为“某某领域中的苹果”作为重要的命题。
比尔·盖茨认为iPad还不错 但远称不上革命性产品
独特的产品、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拒绝复杂被认为是苹果与众不同的关键因素,但笔者认为这仅仅是让广大果粉更忠实于苹果,对其产品有好感的消费者更依赖于苹果的原因,而对于中间阶层、甚至是对苹果产品有一定抵触心理的消费者,苹果的营销方式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笔者本人,对苹果的产品并无任何感情所言,但并不妨碍手中拥有一两款打上苹果标志的产品,相信像编辑这样的朋友并不在少数。甚至是那些将苹果产品骂的一无是处人们,依然期盼iPhone4的价格能够持续走低。而苹果能够拥有如此魔力,其宗教式的营销方式自然功不可没。
青年时期有些不务正业的乔布斯突然对佛学产生了兴趣,甚至还孤身前往印度追随大师修行练功,虽然最终学佛未成,但他的宗教情怀对今日苹果公司的营销模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神秘感、疏离感和非理性被苹果教主乔布斯认为是宗教式营销必不可少的元素,这也就解释了苹果为何将新品的保密工作看得如此重要,以及对同质化嗤之以鼻的态度。而宗教式营销在将苹果推向塔尖,成为众人膜拜对象之时,模仿者、追随者层出不穷,不过,不同以往的是,此次iPad推出后,在这个队伍中,山寨军仅仅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