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科幻意味的纳米计算机
对于这三者的概念笔者并不想过多阐述,毕竟面对大段的技术性术语相信您也没有多大兴趣,而如果告知您在未来计算机模式下,大脑和电脑可以实现直接通信,会不会刺激到您的肾上腺激素呢?实际上,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神经浪游者》到几年前大热的《黑客帝国》和《阿凡达》,抛开或悲或喜的剧情外,人脑与计算机通信无疑成为了这些影片最为核心的关键词。
索尼折叠屏笔记本电脑
不过,依笔者来看,将电影中的情节搬到现实中来,没有个几十年无法实现,甚至有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都无缘看到,以至于对我们来说,空想其实现后的美好蓝图显然是十分没有意义的。当然,在如今笔记本同质化现象严重,任何人都懒得再看上一眼的时候,人们更加希望革命性甚至是科幻概念式的产品尽快从虚拟走向现实。
卷轴式笔记本电脑
实际上,近几年虽然在消费级市场里,笔记本电脑的创新能力极其贫瘠,但在不少知名厂商的展望系产品中,我们确实也看到了跳出传统的创造力。比如索尼推出的采用可折叠柔性OLED屏幕的Feno笔记本、腕表式概念笔记本,富士通推出的折叠式笔记本电脑以及某厂商推出的卷轴式笔记本。虽然这些概念式产品形态不同、品牌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折叠和柔性屏幕上做文章。
富士通三折式概念笔记本
的确,笔记本电脑在轻薄程度上已经走到了极限,如果要突破这个瓶颈走可折叠发展路线不失为最佳方案,而笔者也坚信各种折叠方式的笔记本将成为未来笔记本的常规形态,但客观来说十年内很难实现。无法大面积推向市场的根本原因显然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如今弯曲的显示屏仅仅被应用在了手表上,而显示屏弯曲的原理依赖的是电子纸的柔性,不过,在去年普利司通才推出了两款屏幕可以整体轻度弯曲的电子书,同时,三星也宣称将在今年推出可弯曲的显示屏,但这些可弯曲屏幕展现的仅仅是柔韧性,离真正的折叠特性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因此短时间内普及显然并不现实。
以上这些观点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笔者认为“幻想”最为靠谱,毕竟其展现的基本上都是所谓的科幻形态,而如果接下来对笔记本产业十年内的整体形态做一个全方位的猜想,它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三秦IT网的官方微信:更多资讯请关注:三秦IT网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