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阅读:谈高分屏背后的创新思维
07 年底至 08 年初,是笔记本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首先是 7 英寸的 Eee PC 意外走红,消费者还没回过神来,现象级的 MacBook Air 的又迅速占据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在随后的几年里,主流笔记本发展又回到了英特尔的节奏。这是迄今为止,笔记本行业最后一次在形态和功能上的集体创新,而其中容易被忽视的是 16:10 彻底取代 4:3 ,让宽屏真正开始主宰市场,这种以显示分辨率和比例变化带动产品变革的情形,似乎将要再度上演。
在今年五月初,我们收到了一款送测的超极本新品,在 11.6 英寸的屏幕上采用了 1080p 分辨率的 IPS 广视角屏幕,后来的测试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个 PPI 达到了 220 的超极本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喜忧参半的。但更值得玩味的其实是送测时间——两个星期后,苹果 WWDC 大会即将召开,当时 Retina MacBook Pro 将采用 2880 × 1800 分辨率的消息已经人尽皆知,这款超极本匆忙上马高清屏是否与 Retina MacBook Pro 有关我们无法了解,但是一场关于笔记本升级分辨率的时间争夺战,在当时已经打响。
早期的笔记本分辨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1990 年微软和多媒体开发商共同制定了 MPC 标准,才让个人电脑的分辨率有了详细的规定,当时最低分辨率被设定为 640 × 480,后来随着用户对笔记本使用层次的加深,分辨率也出现了多样化 。但屏幕分辨率以前并不是笔记本的核心卖点,04 年的索尼 A19 分辨率已经达到了 1920 × 1200,厂商并没有在分辨率上做宣传,仍然突出的是产品性能。另一方面,从淘宝零售价格来看,1600 × 900 分辨率 14 英寸、1920 × 1080 分辨率 15 英寸屏幕的散件价格也只有 300~500 元。所以我们非常疑惑的是,在 1366 × 768 占据了主流分辨率的三年时间里,如果成本不是问题,那么高清屏为何没能普及呢?
广视角高分屏何时能普及
对于面板制造商来说,16:9 显然已经成为了利益链上的黄金比例。LED 背光灯管无法再减少,环保的卖点也无法再用第二次,想让用户接受更经济的切割比例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忽悠广大消费者。消费者在经过了两次阵痛之后都扛了过来,看似接受了 16:9 比例 1366 × 768 分辨率的这种屏幕,实际上许多用户的不满被深深的压抑在心底,迫切等待有厂商来打破这个僵局,尽快将高分屏和 IPS 广视角技术普及到主流笔记本上,如果能回到 16:10 的屏幕比例就更理想了。
回头来看,前面提到的那款超极本是在设计上有重大颠覆性的产品,当用户已经习惯 14 英寸配合 1366 × 768 分辨率的阅读体验,而它却在 11.6 英寸的屏幕上使用 1080p 级别的高分屏,这显然是一个不怎么遵守游戏规则的做法,不过它能赶在 Retina MacBook Pro 发布前夕放出,倒是一种强执行力的表现。最关键的是,它身上这种“混不吝”的气质,在众多谨小慎微的 PC 厂商中实在太难得了。
让分辨率重回消费者视线中心的,又是苹果这个行业中的“另类”,Retina MacBook Pro 从苹果 WWDC 大会上现身,屏幕分辨率成为最让果粉激动的进化,它跳过了 1920 × 1080,而直接采用 2880×1800 分辨率,这样一来 Retina MacBook Pro 也成为了继 iPhone、iPod Touch 和 iPad 之后第四个加入“视网膜”阵营的苹果产品。
这里还是要解释一下 Retina 的概念,在两年前,史蒂夫·乔布斯在 iPhone 4 发布会现场,第一次将视网膜技术(Retina)介绍给了台下的媒体记者,大意如下:“ iPhone 4 的分辨率达到了 960 × 640,PPI=326(每英寸 326 个像素点),人在正常的使用距离时就无法分辨上面的像素点了,而这种感受就像屏幕显示的内容百分百的直接投射到人的视网膜上一样,会带来无与伦比的真实感。”
新一代 iPhone、iPad 和 Macbook Pro,都是将分辨率提升四倍,从而实现视网膜化,以至于在手机、平板甚至显示设备行业中,Retina 被看作是一项行业技术标准,但我们需要知道,Retina display只是一个营销概念,个体视力的差异和人眼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目前 Retina display 的分辨率其实尚未达到让所有人都无法看到像素点的能力。之所以抛出这个概念,一方面是借用了 Retina 字面含义,让理念更容易被普通用户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希望借此证明自己又在视觉这条线上又领先了竞争对手。
视网膜分辨率(上)与普通分辨率(下)的对比
最新的 Retina MacBook Pro 采用如此高的分辨率,势必将同样遇到网页、系统字体变小的问题,所以它屏蔽掉了物理意义上的 2880 × 1800 分辨率,默认情况下依然推荐使用 1440 × 900,不过是用四个像素点共同来渲染原来的一个像素,这样既保持了我们熟悉的图标大小,又充分利用了高像素来优化字体和图标的质量,当我们进入 Retina Macbook Pro 的系统桌面后,明显能感觉到图标更饱满立体、字体边缘更加细腻圆润,苹果这次升级分辨率的意义在于提高显示质量,而并非单纯增加显示内容。
苹果同时控制软硬件的封闭体系优势显现了出来,对立 Windows 阵营的 OEM 厂商只能受制于操作系统(Windows 只能通过调节 DPI 来切换分辨率),单纯采用超出舒适观看范围的分辨率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理智的做法是只能静待 Windows 8 来救命。
苹果是不是故意的?之前在 iPhone 和 iPad 上使用过的 Multi-touch 电容屏、大猩猩钢化玻璃等一系列动作,并没有真正的甩开竞争对手,这次在屏幕分辨率上的大跃进式升级,表面上很容易被模仿,但实际是苹果背后依靠 Mac OS X 和 iOS 系统的优化,以及对 Retina 面板的垄断,让对手知难而退,因为一旦跟进,不但成本高,烂体验无异于自打自脸。这样一来,苹果得以继续其创新型企业的好口碑,同时还能暂时的抑制对手,名利双收。
乔布斯说过:“显示屏就是用户上网、使用应用程序的窗口,我们认为它是单一硬件中最重要的一块,Retina 就是目前最好的窗口。”改善视觉上的体验确实是一次伟大的革命,但苹果其实是留了私心,打击了对手,又让自己站在在技术创新的制高点上。
· 感性消费
从前我们认为应该理性的进行消费,选购商品时更重视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在这样的市场诉求之下,笔记本技术的发展是与计算性能的提升平行的, 但是如果我们对笔记本性能的要求已经提前得到了满足,甚至大大的超出实际应用的范围,那么消费观将发生改变。
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大体可归结为生理需求和心理寻求,很多时候我们是通过感觉和知觉来对商品进行判断的,笔记本在与使用者互动的行为中,没有什么比显示屏更为直观的了,就像人的长相决定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显示屏的好坏决定了人机互动质量的优劣,特别是现在整个 PC 行业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进入了一个重视情绪价值胜过机能价值的时代,品牌、设计、口碑、和体验逐渐左右了购买决策。
显示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液晶面板和控制芯片,所以当华硕的 IPS、苹果的 Retina 在拔高了分辨率的同时,画面质量也大幅提升了,这里有控制芯片和软件优化的因素。最新的 IPS 屏可以实现 72% 的色域覆盖,350 流明亮度和 800:1 的对比度,让显示效果更为逼真。笔者还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 iPhone4 Retina 屏时的场景,iOS 的特殊算法让画面的锐度极佳,更吸引人的是屏幕呈现的通透感,甚至包括每一个图标的高光效果,都让自己感到视觉革命真的到来了。如果再退回去看之前的低分辨率的 3GS,就好像回到了技术落后的洪荒时代。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接受不了这种体验上的落差。
视网膜分辨率(左)与普通分辨率(右)的对比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机器“看”的科学,归结到底是研究让画面以何种方式呈现,以及如何呈现的更好。从科学发展的原始诉求来讲,提升显示效果是希望让科学之美得以体现,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将以人为本的科学信仰延续下去是可以告慰用户和自己的,无关利益得失。
· 分辨率丰富产品形态
很多人认为提升分辨率无用处,那是由应用本身的缓慢发展导致的,更多时候,软件和应用是跟着硬件发展的规律走的,软件设计首先要考虑硬件平台的适用性。就拿网页来说,目前多数网站的宽度都是 1000 像素,所以 1366 像素横向分辨率的笔记本显示完整宽度的网页时毫无压力,甚至分辨率低于笔记本的手持设备,更是能通过网站自身优化来与其匹配。
硬件去匹配软件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这完全要看应用的标准是否顽固和强势。全世界范围内,电影采用超宽银幕已经有超过 60 年的历史,2.35:1 和 2.4:1 的银幕则是电影院的主流屏幕比例,所以我们今年也看到了 1792× 768 分辨率的超宽屏笔记本,这种专门为影迷设计的 21:9 比例的超极本,用户在看电影时上下黑边将完全消失,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影片本身上。
笔记本的屏幕越来越宽,虽然适合看电影,但网页的浏览体验却下降了
在日渐失去创新意识的笔记本市场中,任何一个方向的创新,无论它成败与否,都还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比如 21:9 的超宽屏笔记本,就是一次在应用垂直领域的创新,表面上它只是改变了分辨率和显示比例,但实际上却预示着硬件设计开始主动与应用进行对接,它的机身比普通 14 英寸笔记本要显得更修长,分辨率的变化改变了笔记本的物理形态。
人们在追求高分辨率的原因是我们不会与设备保持一个固定的距离,我们需要经常接近它,未来显示屏所取代的目标将是印刷品,更高的分辨率让人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就像我们之前经常用放大镜来查字典看书一样,想象一下,有一天我们或许可以用放大镜来观看显示屏上的细节。
其实在笔记本显示方面的创新并不少,但失败的例子也很多,像两年前 3D 技术和现在被宣传的很多的触摸屏技术,笔者看来,3D 技术在尚未成熟的时候就推向笔记本,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商业行为,这里存在一个站着挣钱和为挣钱不择手段的问题,IMAX 电影的火爆证明了 3D 技术存在的合理性,但在笔记本上强行推广这项技术却忽视了不同用户的观影诉求和体验,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戴着 3D 眼镜,经过一番复杂的设置来消费那寥寥可数的立体电影和游戏的。触摸屏也一样,在笔记本上的体验目前看来并不好。
· 利益驱动
笔记本利润越来越低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让产业链条上的所有人都活下去,那么改变是唯一的出路,与运算相关的硬件部分的利润已经被榨干,外观工艺需要依仗材料科学的进步,续航在没有新兴替代能源情况下,只能默默坚守现有的聚合锂电技术,那么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显示屏成了大家的下一个目标。
台湾 PC 上游供应链人士曾透露过,Retina Macbook Pro 的全部成本中,屏幕占据 150 美元以上。良品率低、成本高,特别是被苹果大量吃进后带来的面板货源紧张,对于其他厂商来说是个巨大的困难,不过换个角度来看,或许这也可以成为笔记本厂商堂而皇之的涨价借口,目前在万元以上的高端笔记本领域,卖用料、卖轻薄、卖配置甚至卖家族基因、卖品牌文化,就形同家常便饭,吸引不了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
超极本是高分屏最佳跳板,被英特尔寄予创新重任的超极本,其在形态上可以任意发挥想象,就像老师出了一道开放式答案的题目,学生们可以做的工作很多。超极本小巧轻薄,主要定位还是和平板类产品一样的便携互联网设备,便携设备的常规观看距离比笔记本短,这就给高分屏带来了适合生存的土壤。另外,超极本价格被用户挑战的问题也可以得到缓解,借助高分屏,可以让高端超极本名正言顺的维持现有的定价体系。
新的 Mac OS X 系统为了适应高分屏,图标文件大小也因此从 209 KB 增加到 1.7 MB 。这样看来,开心的将不仅仅是笔记本和液晶面板厂商,存储设备、显卡制造商甚至 3G 网络提供商也都可能从中受益。
· 苹果的新路
事实上 ThinkPad 很早就可以选配高分屏,而戴尔 Latitude、惠普 EliteBook 等商本线,及索尼 FW、Alieware 都有全高清屏幕的产品,但苹果是第一个拿屏幕分辨率来说作为主要卖点来进行宣传的厂家,从苹果产品这几年的号召力来看,一定还会有很多厂商跟进 Retina 技术,进而对高清屏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
根据以往的经验,一个新技术都是由供应商在技术调试成熟之后,才会推给终端制造商,同时会历经一个技术更新换代的过程。早期的新技术产品价格高而且产量低,主要用于一些高端产品上,随着市场对新技术推广的不断升温,以及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加入进来,产量提高让成本逐步降低,新技术产品取代旧技术产品成为主流,旧技术产品退为入门级选择,继续销售一段时间后退市。从收益率曲线上来看,新技术产品在普及过程中的利润往往是最高的。
Retina MacBook Pro 的屏幕这次由 LGD 提供,新技术面板的产能问题,让苹果在 MacBook Pro 产品线上只发布了一款 15 英寸的 Retina 新品,我们发现与其他高端定位的笔记本进行对比,Retina MacBook Pro 的性价比并不算低,这种定价政策与之前的几代 iPad 十分相似,凭借其对供应链的垄断和与自身系统高度匹配所到来的排他优势,苹果正在演绎一种普及新技术的全新模式,即模糊高端与主流产品的界限,直接将新技术以最合适的价格引入到主流产品线上,以高出货量来摊平早期采购成本上的损失。
除了分辨率,屏幕的可视角度也早就该升级了
· 普及障碍重重
传统笔记本厂商显然不能依仗这种模式,所以一旦确立希望在笔记本上普及高清屏,还是要首先解决目前遇到的几大问题。
如果成品率无法保证,那么普及自然无从谈起。技术层面上的,为实现更多的像素而缩小像素尺寸,则会影响生产的成品率。面板厂商正试图生产采用氧化物半导体TFT技术的面板,相对于目前的非晶硅,氧化物半导体的电子迁移率要高很多,更容易设计小像素,但这种技术尚不成熟,阈值电压的稳定性较差,目前只有夏普可以量产小尺寸的 QXGA 面板,三星和 LG 也正在继续挑战这种技术。
单位尺寸上提高像素数,像素尺寸和间距可能会同时变小,那么背光灯通过像素之间传送的光的亮度就会被降低,这样就需要使用更多的背光灯单元,同时增加背光灯单元也会让 LCD 面板的厚度增加,表面光学薄膜的结构、散热片内的设计难度都将加大。另外,高分辨率屏幕的使用意味着厂商必须要换用新的屏线,因为需要更大的带宽用来传输数据。这一切带来的高成本都是高清屏普及的障碍。
其次是应用方面,游戏一直是推动硬件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来说英特尔最新的 HD 4000 核心显卡已经开始支持 4K 分辨率显示,更不用说 N/A 两家传统显卡厂商,近两年推出的主流 3D 游戏也都较好的支持超过 1080p 级的高分辨率,《暗黑3》在 Retina MacBook Pro 发布时成为了首批支持 Retina 分辨率的重磅游戏。但支持归支持,并不是所有游戏都有足够好的体验,特别是笔记本,对显卡性能的要求还是太高了。
指望电影促进高分屏的普及是不现实的,即便是院线数字拷贝的分辨率,也只不过是 2K 标准(2048 ×1024)。出版发行的蓝光制式分辨率为 1920 × 1080,我们日常消费的电影视频几乎没有超过此分辨率的,而在超高分辨率(如:2560 × 1440)的设备上欣赏 1080p 蓝光电影时,体验反而不如点对点设备。目前只有一些极少的短片(如《鸭子飞了》)分辨率达到了 2160p 级,而据估算,一部 90 分钟的 2160p 格式的电影,需要占用 500GB 的空间,这意味着需要有新的高清格式代替新晋成为主流的蓝光,这显然不大可能。
从技术和应用端可以看到高清屏普及会遇到的困难不小,但最主要的还是市场因素,就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厂商的惰性和消费者的纵容才是问题所在。
· 分辨率激励产业创新
虽然说 Mac 的销量和市占率还远远不及 PC,但不可否认的是新 Retina MacBook Pro 已经盖过了老牌 PC 厂商的风头,UX21A 和 U800w 可以看做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复辟,其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普通消费者在体会到没把握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排斥创新,而倾向于实用,在没有细分应用的电脑市场上,这两个性鲜明的产品成活机率几乎为零,所以对于销量,华硕和东芝可能根本没有指望,在 UX21A 和 U800w 身上,两个厂商希望传递的更多是一种“表决心”的态度:笔记本是时候变变了。
由于收入状况等一些原因,中国的消费者很难把笔记本当成一种单纯生产工具来看待,消费方式难以平常化,多数人都将购买笔记本当成一次性的重要投资,购买决策经常被身边诉求完全不同的学生意见领袖左右,这导致最终选择的笔记本类型越来越单一,厂商以低价格高运算性能为自己的设计标准,以出货量为终极追求,在不断的价格战和对渠道利润的压榨中,制造出一部又一部虽然销量看着还不错,却难以留下什么的产品。
在过去几年中,PC 销量增长与产品创新速度严重不成比例,这对一个产业来说是件很灾难的事情。厂商甘于平庸同时也会让消费者失去审美能力,从而纵容越来越多的平庸产品出现。对于国内有志做百年老店的 PC 厂商来说,现在的产品无异于提前透支自己的信用,这种恶性循环将让自己与经典渐行渐远,失了人心天下第一又如何。
高分屏能否普及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某种技术的更新换代,甚至可以看做久违的创新精神的回归,对于普及起到关键作用的归根到底还是消费者与厂商共同搭建起来的这个市场,其中消费者是更为关键的因素,我们要知道自己真的需要什么,多给新东西一些机会,厂商才会更有勇气去创造。
三秦IT网的官方微信:更多资讯请关注:三秦IT网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