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自普及以来,屏幕尺寸一直是厂商的宣传重点以及消费者区分产品档次的准绳之一。如果说主流LCD的屏幕尺寸从15英寸到17英寸的发展有些缓慢,那么17英寸到19英寸、19英寸到19英寸宽屏等可以用发展神速来形容。随着近期上游面板厂商的产量不断加大,大屏LCD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主流LCD的屏幕尺寸即将完成从19英寸可宽屏到20英寸宽屏,甚至是22英寸宽屏的过渡。然而,近期......
面板再度涨价,市场内人心惶惶
据台湾媒体报道,继全球第一大面板厂三星调涨17吋面板价格之后,中国台湾地区面板厂也将在5月再度调涨液晶显示器面板价格。
华映业务副总指出,目前面板厂很多产能转移到19吋,导致供给量大增,连带造成价格持续下滑,虽然19吋面板仍有供给过剩疑虑,不过,面板厂仍想小涨19吋面板价格,同时,22英寸面板也有小幅上扬,只是相比其他几类面板没那么明显而已。
然而,仅是这样,近期三星的一款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226BW报价都上跳了200元,其他品牌的22英寸液晶显示器也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涨价的现象。可见,上游液晶面板领域的一点风吹草动,对现实市场的影响还是十分显见的。消费者则越来越对现在LCD市场摸不着头绪,一会跌一会涨,感觉甚至是在炒股,很难找准出手的时机。
1997元!HKC 22英寸宽屏决意不加价
然而,也有例外,比如三月底时以1997元价格轰动华夏的HKC 2275B就没有被卷入其中,至今,这款产品依然保持着当日的风貌,毅力在市售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最低价格的位置上纹丝未动,这又是为何呢?
据HKC的市场部经理马先生介绍:“HKC一向是低利润厂商,更愿意把利润让给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因此,这次面板的全行业涨价HKC依旧决定自行消化成本,不把这部分差额加到消费者头上。因此,HKC 2275B仍然能以1997元这样的低价格面向消费者。”
大环境:同等规格下,消费者更看重价格
虽然品牌、规格、做工等都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但能起决定作用的往往还是产品价格,对此不少商家深有体会,某商家直言不讳道:“相同规格的不同品牌LCD,价格相对便宜的往往也是销量最大的。”究其原因,目前市场上的LCD琳琅满目,不少产品之间同质化严重,因此价格成为了消费者更具参考性的选购准绳。像刚才提到HKC 2275B,就拥有主流的性能参数,更在一些方面有着突破。比如提供了货真价实的1680*1050高分辨率、亮度达到了350nits、对比度更是高达惊人的1000:1、响应时间最新产品则升级为5ms以及配备了D-Sub加DVI的双输入模式。
如果你经常观注LCD的价格走势,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只要市场上有一两款拥有主流规格的LCD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往往意味着同类LCD的价格整体下滑的开始。而事实上,HKC 2275B已经带动一轮前段22英寸宽屏LCD的价格疯降。而现在,全行业面板涨价的时候,这款显示器能够毅力不动,实属难得,显然,HKC惠科又将在这一轮的较量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