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硕真SATA 6Gbps与真USB 3.0工作原理
因为使用8bit/10bit编码,故我们这里所说的SATA 6Gbps与USB3.0实际需要传输带宽在480MB/s以上。众所周知,磁盘及I/O传输主要由主板南桥芯片控制,当英特尔将P55升级到单芯片后,其主控PCH芯片实际上担任着南桥的角色,但这颗芯片里提供的8条PCI-E 1.0通道却无法满足SATA 6Gbps和USB 3.0的带宽需求,因为PCI-E 1.0仅提供了250MB/s的带宽接入。
面对这种情况,业界有2种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一种观点认为存储介质,及硬盘和USB设备,内部传输无法完全应用到SATA 6Gbps和USB 3.0的带宽,因此直接采用英特尔P55芯片中的250MB/s带宽接入即可,即便遇上需要超过250MB/s带宽的高速设备,通过某种技术直接从Lynnfield处理器中获取PCI-E 2.0的带宽即可满足需求,这是一种保守派的做法,其优点是实现成本低,但实际上在设计上首先不符合SATA 6Gbps和USB 3.0的需求,其次如果调用处理器的PCI-E 2.0带宽,在采用SLI或Crossfire时又会给双卡性能的发挥带来影响。
华硕的SATA 6Gbps及USB 3.0解决方案
而另一种解决方案来自华硕,追求崇本务实、讲究设计为王的华硕为了让SATA 6Gbps和USB 3.0达到其设计标准的预期,不惜成本采用了一颗PLX芯片,将PCH芯片里的8条PCI-E 1.0带宽合并为4组500MB/s的带宽,从而达到了SATA 6Gbps与USB 3.0两大传输规范的设计需求,在没有影响到P55与Lynnfield处理器搭配双卡平台性能的前提下满足了两大高速接口传输的胃口,当然,这种设计带来的则是高昂的成本,也因此目前同时支持SATA 6Gbps和USB 3.0的主板仅在华硕的Premium系列上出现。
华硕 P7P55D-E Premium主板概貌
本着崇本务实的精神,华硕设计出了全球第一片同时支持SATA 6Gbps和USB 3.0规范的P55主板,型号为P7P55D-E Premium。主板总体布局与前作P7P55D Premium如出一辙,不过增加的NEC D720200F1芯片弥补了前作不支持USB 3.0的遗憾。当然这片主板仍然隶属于Xtreme Design系列,关于Xtreme Design的相关设计及产品特色可回顾《全面提速 SATA 6Gbps/USB 3.0性能揭秘》一文,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上:Marvell 88SE9123 SATA 6Gbps控制芯片
下:NEC D720200F1 USB 3.0控制芯片
PLX PEX8613芯片
可以说,华硕的设计方案还原了SATA 6Gbps与USB 3.0的本源,从理论上完全满足两大接口传输规范的带宽需求。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给广大网友摆出事实的本质,我们决定用手上现有的设备,通过实际测试来看看这种高成本的设计方案是否在SATA 6Gbps与USB 3.0诞生的初期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