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市场现在正是更新换代的时刻,Intel的X79蓄势待发,AMD的A79大张旗鼓,在纷繁杂乱的聒噪中,DIY玩家的反应都非常淡定——升级换代的把戏实在是老土了,DIY玩家都狡猾狡猾地。
X79是替代X58的旗舰级产品,对于广大DIY玩家来说其实吸引力并不大,毕竟玩高端的依然是少数,但作为旗舰级的东西,绝对是最吸引媒体的,所以主板厂商喊的更多的是市场需求比较大的Z68,而媒体最喜欢说的是发了烧的X79。Z68是Intel主板的议论焦点,作为替代P67和H67的Z68来说,被如此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但DIY玩家更关注的是谁降价猛。话说Intel主板中10月份降价最猛的是H61,H67被革了命,H61可是依然健壮,因此降价之后的H61和G41一起成为了广大DIY玩家的大爱。
A75在USB 3.0和SATA 3方面的支持更好,A55则是根本不支持,A75算是A55的升级版,强大的APU新攻势。无论是Intel还是AMD,都相信CPU+GPU是大趋势。就APU目前强大的性能来说,对这个大趋势是助力颇多,不过对于DIY玩家来说,这玩艺还是太新了一点,有点让人不放心,而且无论是FM1的CPU还是FM1的主板,价格也明显是高了一点点,所以现在DIY玩家最乐于接受的是性价比极为出众的880G。
芯片组 |
一线品牌价位 |
二线品牌价位 |
市场定位 |
Z68 |
899元 |
799元 |
LGA 1155系列中端 |
H61 |
499元 |
399元 |
LGA 1155系列入门 |
G41 |
399元 |
299元 |
LGA 775系列入门 |
A75 |
699元 |
599元 |
FM系列主力 |
A55 |
599元 |
499元 |
FM系列入门 |
880G |
499元 |
399元 |
AM系列主力 |
作为唯一的主力,Z68是媒体、厂商宣传的重点,不过狡猾狡猾地DIY玩家基本上都知道,常规应用中H61和Z68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不支持USB 3.0,反正双卡并联几乎没什么人用,反正RAID很少的人在用,H61和Z68有什么真正的区别吗?
G41作为LGA 775系列CPU最后的支持者,就像个英雄般存在,除非市场上再找不到LGA 775 CPU,否则G41就会继续扮演英雄的角色。
APU代表未来,但现在就选择“未来”不如未来再来选择“未来”,现在这个未来需要比较多的银子,而DIY玩家从APU中得到的实惠并不太多。论性价比G41依然是最好的IGP系统,论前景清晰度明显是H61更让人放心,所以DIY玩家中的保守派依然倾向880G。
下面以长城PIO为基础,列出这几套系统的配置,看看他们之间的实际差别。
Intel平台 |
Z68 |
H61 |
G41 |
PIO |
长城P600 Nw | ||
内存 |
三星金条 DDR3 1066 4G x2 | ||
硬盘 |
日立2TB 7200转64MB SATAII | ||
CPU |
Intel i3 2100 |
Intel E5700 | |
主板 |
技嘉Z68M-D2H |
微星H61M-P23 |
微星G41M-P26 |
总价 |
4284元 |
3934元 |
3464元 |
AMD平台 |
A75 |
A55 |
880G |
PIO |
长城P600 Nw | ||
内存 |
三星金条 DDR3 1066 4G x2 | ||
硬盘 |
日立2TB 7200转64MB SATAII | ||
CPU |
AMD A-Serise X3 A6-3500 |
Athlon II三核445 | |
主板 |
技嘉A75M-D2H |
微星A55M-P35 |
微星880GM-E35 |
总价 |
3954元 |
3804元 |
3594元 |
从配置对比上来看,G41的性价比优势是最高的;虽然H61自身不支持USB 3.0,但很多主板厂商自己通过第三方芯片加入了USB 3.0的支持;Z68如此对比并不是很实际,因为选择Z68的中端用户几乎都是配独立显卡的,实际价格会明显高于H61;A75和A55没有拉开价格差距,A55今后很可能会被A75消化;880G则作为AM3的最后阵地坚挺,直到APU的趋势更加明朗。
综上所述,10月份媒体曝光最猛烈的是Z68和A75;10月份降价最猛的是H61和A55;10月份最受欢迎的是G41、H61和880G。从性价比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H61和A75是最值得推荐的主板,他们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升级潜力,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用担心会被遗弃。
三秦IT网的官方微信:更多资讯请关注:三秦IT网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