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X275 vs HD4890 针锋相对
AMD-ATI和NVIDIA之间的产品比拼由来已久,各自都拥有十分强劲的产品和忠实的用户群,而且每当二者发布一款新品时就会引起一阵性能对抗风波,尤其是出现架构革新或者中高端产品换代时尤为明显。
时至今日,无论是制程升级还是更换“马甲”NVIDIA已经连续推出四款桌面级独立显卡,而AMD-ATI仅仅在本月推出了一款新品。不过有意思的是,作为定位、价格均相同的GeForce GTX 275和Radeon HD 4890都选在了04月02日发布,这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商业战的策略,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笔者印象中这是AMD-ATI和NVIDIA首次在同一天发布新品。
G200核心和RV770的竞争从08年延续至今,G200现在衍生出全新规格的GeForce GTX 275,而RV770衍生出全新设计的RV790核心,虽然后者在硬件规格上与RV770大相径庭,但是在核心设计上做了重新优化,300万的晶体管数量差距就能佐证RV770和RV790之间的区别。
09 年 04 月 市 售 高 端 显 卡 规 格 比 较 | |||||
显卡型号 | GeForce GTX 285 | GeForce GTX 275 | GeForce GTX 260+ | Radeon HD 4890 | Radeon HD 4870 |
核心代号 | G200 | G200 | G200 | RV790 | RV770 |
核心工艺 | 55nm | 55nm | 55nm | 55nm | 55nm |
核心晶体管数量 | 14亿 | 14亿 | 14亿 | 9.59亿 | 9.56亿 |
DirectX版本支持 | DirectX 10 | DirectX 10 | DirectX 10 | DirectX 10.1 | DirectX 10.1 |
着色器数量 | 240 | 240 | 216 | 800 | 800 |
光栅处理器数量 | 32 | 32 | 28 | 16 | 16 |
核心频率 | 648MHz | 633MHz | 576MHz | 850MHz | 750MHz |
着色器频率 | 1476MHz | 1404MHz | 1242MHz | 850MHz | 750MHz |
GPU I/O | PCI-E 2.0 | PCI-E 2.0 | PCI-E 2.0 | PCI-E 2.0 | PCI-E 2.0 |
内存频率 | 2484MHz | 2322MHz | 1998MHz | 3900MHz | 3600MHz |
内存位宽 | 512bit | 448bit | 448bit | 256bit | 256bit |
内存类型 | GDDR3 | GDDR3 | GDDR3 | GDDR5 | GDDR5 |
内存容量 | 1024MB | 896MB | 896MB | 1024MHz | 512MHz |
视频加速相关技术 | PureVideo HD | PureVideo HD | PureVideo HD | UVD 2 | UVD 2 |
市场零售均价 | 2299元 | 1799元 | 1299元 | 1699元 | 1299元 |
上述五款产品是目前市售千元以上中高端所有单GPU产品,我们通过上面的规格参数表可以分析出,两个品牌的产品设计理念,NVIDIA是先设计一款全规格GPU,然后通过频率计缩减硬件规格获得较低档次产品然后拉开性能、价格差距;而AMD-ATI则是更加愿意使用同一系列全部搭配全规格GPU,仅是通过频率和显存容量划分产品档次。
GeForce GTX 275顾名思义相对于全规格的GeForce GTX 285缩减了显存方面的硬件规格并在频率上略微降低;而Radeon HD 4890相对于Radeon HD 4870,虽然核心架构和核心规格上没有差别,但是RV790在RV770基础上完善了核心并增加了300万晶体管,同时频率大幅提升,在我们的Radeon HD 4890首测文章中,笔者曾轻易将其超至1000MHz/4800MHz,详细请参阅《A卡步入"90后" HD4890史上最全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