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耗材成本一直令中国用户咋舌,“买两三个耗材的钱足够再买一台打印机了!”不少用户十分不理解打印行业的销售模式。中国人习惯了电视、电脑、手机这类花点电费就算支付了后期成本的IT产品,面对打印机这种动不动就成百上千的耗材成本,多少有些顾忌。
实际上,打印机耗材“吃掉”了企业部分的营收比例,很可能公司一年的盈利都拿来给IT事业做贡献了。这并不危言耸听,据国外一家权威机构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打印输出成本占据了企业营业额的3%——企业有必要对易耗品,特别是打印耗材支出重视起来。
大型企业还能够凑活背得动这3%的负担,中小企业或者SOHO一族就不免喊痛了。北京奔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发现,市面上多是规格1500页或2000页、定价在四五百元的耗材,较适合资金储备充足的大型企业,对力求削减IT开支的小企业并不合适。“中小企业耗材用的慢,一下子买这么大型号的对他们来讲是种浪费。但是,如果打印规格设计过小的话单页成本就上来了,所以需要在这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奔图一直是中国打印耗材成本下滑的强力推手。奔图打印机的母公司赛纳是国际知名的耗材大企,得益于此,奔图在耗材成本控制方面得天独厚,相比同类产品仅耗材这一项就能将打印成本降低约30%。同时,奔图打印机20000页的最大打印负荷,以及2年超长维修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打印机的更换、维修费用,使得整体打印的综合成本更低。这款PD-130S的推出,无疑是奔图直击成本底线的又一力作。相较奔图售价349元、标配1500页的PD-100, PD-130S能在此基础上将单页成本再降0.023元,更合中小企业胃口。
期待多米诺骨牌的威力
从市场现状的角度分析,奔图力推耗材价格一降再降,直逼成本底线,对整个耗材市场都具有深远影响。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打印机耗材市场长久呈现乱战迭起的混乱局面,已经给消费者购买制造了重重迷雾。
整个耗材市场,兼容耗材虽然以“好用实惠”受到了市场认可,但维修服务无保障,打印起来总觉不如人意;原装耗材作为打印机的“原配”,使用起来比较安心,但是高昂的价格也广受诟病。在这种情况下,假冒耗材伺机而动占据了大片灰色地带,给本不平静的耗材市场又平添了太多不明朗、怪圈和“黑幕”。
逆流而上,打破上游打印机厂商的束缚,通过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定价自由,是耗材厂商曲线救国的另一种新颖思路。奔图显然是这么做的。2010年12月,奔图激光打印机的诞生,不仅成就了中国“除美、日、韩外全世界第四个能独立生产激光打印机的国家”,也使得我们在耗材成本的控制、推动打印机应用普及的道路上有了自主权。刘洪表示,在中国的打印市场上国产品牌曾经长期失声,如今奔图诞生了,这种现象就应该结束了,奔图会不遗余力地推动打印成本的降低,使之回归到合理水平。
正规耗材的价格便宜了,消费者买得起了,激光打印机的普及应用也就为之不远。也许,对国产厂商奔图而言,维持中国打印市场秩序的井然有序,是这个“独生子”的义务和责任,而同时,通过不断将优质的、价格适中的耗材推向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行业生态裂变,使打印成本下降成为潮流,是奔图实现“让中国用户买得起,更用得起打印机”的愿景——PD-130S的推出,则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景的第一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