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90
  | |
  升级酷睿1.73G 3999元512M内存宽屏本F430S | 天籁音效 神舟优雅Q200C免费双升级
  比2999还低 神舟再推出全球最低价本P240C | 4999元1G内存酷睿双核14.1宽屏本F205S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数码 > 品牌机笔记本 > 笔记本 > 正文

大胆去预测 未来计算机该是什么样?

编辑:白栋旭 来源:中关村在线 日期:2007-3-15 9:16:59

  还在为你家里PC产品的笨重模样而不满吗?那么请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和现在相比,未来的个人计算产品充满了奇思妙想。

  今后个人电脑将更加便携,不再如现在一般被定位在家庭办公领域,它们也不会像现在一样,以一个形状丑陋的机器箱子模样出现,被冷冰冰地摆放在家庭或者办公室固定的地方。相反它将会被方便携带,而且具备随时互联的特性。

  这可不是说大话,已经有苹果和罗技这样的创新公司开始尝试。在罗技的研究中心里,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是无线联网的,它们彼此交互操作,让用户享受乐趣。比如,罗技提供的键盘上包括一个小LCD显示器,可以帮助用户借助这个显示器来观看以及控制运行在PC上的音乐程序,而这个PC则被放在其他的房间。

  罗技的这个例子表明,无线互联将会是个人计算产品的发展趋势。相信很多“懒人”都有这样的希望:在起居室中通过电视观看被下载到电脑中的电影、甚至在厨房中,可以通过显示屏幕遥控其他房间的PC,通过PC访问烹饪网站,而后把烹饪的视频在厨房的显示器中显现出来。

  这些都需要无线的应用。值得欣慰的是,计算机厂商们也看到并在加快这方面的技术研发以及商品化。戴尔集团设计总监Steve Gluskoter说:“从长远看,今后在房间里的线缆将会消失。”罗技公司营销副总裁Ashish Arora 表示赞同:“人们真的不喜欢线缆,他们不希望因为线缆的原因而被束缚在某个区域内,这是有关自由的问题。”

  戴尔体验设计部的主管Gluskoter和Ken Musgrave说,PC用户未来将有可能通过无线装置,利用很轻巧的便携式键盘,在远离房间的远程服务器上保存和运行数据,“我们认为PC正在被放置在更有趣的地方。”Musgrave说,“比如卧室、厨房,走廊……PC会被安置在房间里所需要它的任何地方。”

  下文介绍了形形色色的“创新”个人计算产品,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未来个人计算产品的走向。比如Scott Shim设计的“电子书架”,这个获得微软去年设计竞赛大奖的产品,特意把可以抽取的硬盘驱动器设计成书本形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里面存入不同的数据,比如音乐、视频、电子书籍,而后把这些存储不同内容的“书”插入到“书架”内。

  此外,未来的电脑不但具有无线互联趋势,而且重量会日益变轻。一些电脑已经小到足可以随身携带,工业创新设计副总裁Alistair Hamilton认为,虽然很小的PC在功能上要薄弱一些,但制造商还是愿意将它造得非常轻。“笔记本电脑将更便于携带,就像一份报纸一样。”Hamilton说。

  “甚至,未来个人计算产品的外型好像一副墨镜。”Itronix公司CEO Tom Turner这样预测。该公司从属于General Dynamics(GD)公司,专门从事高技术笔记本的研发设计,其产品也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用。通过在GD的工作,Turner他们已经可以做到把个人计算产品设计得异常轻便,被内置到军服之中。他说:“目前这种技术还很前卫,产品价格也很昂贵,但这是可穿戴计算机的成功样本。”

  Turner 预料,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五年内,将会有更多的先进科技被大量移植到消费市场。 比如,他认为未来的计算机屏幕显示将被通过目镜显示或通过键盘投射到墙壁上,计算机的麦克风将成为耳塞一样的形状。此外麦克更贴合耳塞。这些并非不可能实现,在近日韩国时装展览中,这种可穿戴的计算机就已经被展示出来。

  无论如何,以后这一切都将在设计师们的手上一一实现。Turner说,“我确信在今后3~5年内还是笔记本电脑的天下,但最终移动计算产品会随处可见。”

  产品发展趋势

  模块化产品
  固定不变的计算机产品已经是“过去式”,挑剔的人们更喜欢计算机能随意组合。图中联想这款Opti台式机电脑以其圆滑、“积木化 ”设计风格征服评委,获得了美国2006年工业设计杰出奖。这是一款专门为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发表评论
loading...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