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再没有一个行业,竞争会像英特尔和AMD那样激烈。在这个领域,这两家排名前两位的企业占据了超过98%的市场份额。这种竞争甚至从销售市场延伸到了企业的战略布局层面。上周六(3月29日),在英特尔确定成都芯片测试封装厂计划近5年后,AMD宣布在中国的第三家分支机构落户成都。两家公司都看到了中国芯片产业重心西移的未来趋势,在同一座城市展开了贴身“肉搏”。
“目前,国内36家IT品牌企业中,有26家在成都设立分支机构,同时AMD的众多OEM厂商联盟成员,都在成都布点,能与自己的商业伙伴‘毗邻而居’,对整个产业链的完善是利好。”当日,出席AMD成都分公司成立仪式的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包括AMD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在内的一系列AMD大中华区高层悉数到场。郭可尊说,这次AMD在成都成立分公司,将有计划地把上海的一部分研发工作慢慢转向成都。
不过现场人士普遍认为,AMD这个时刻选择在成都设立分公司,主要还是为了市场和销售。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合作伙伴“毗邻而居”的要求让AMD不得不选择在成都,在这个英特尔拥有广泛市场和政府基础的城市,与对手贴身“肉搏”。
英特尔和AMD的“宿怨”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两家巨头就在芯片领域上演了长达40年的明争暗斗。尽管在这40年的大多数时刻英特尔都占有绝对优势,AMD却从未认输过,并且不断给对方制造麻烦。
成都的事件无疑是暗战升级的标志。人们预计,AMD今后会像在成都的动作一样,更加重视各区域市场的市场和销售,这些动作不仅是对自身品牌在中国各个重点城市的推广加大,更重要的是,这是为合作伙伴作出的重要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