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高性能计算成为主流
提及高性能,人们潜意识里会想到航空航天、科研等似乎普通人无法涉足的领域。因为只有在这些涉及大量运算和建模实验等高性能计算里,超级计算机才能真正发挥其百万亿次的运算效率,从而保证运算和建模的真实性。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高性能计算的发展也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铺盖各行各业。
曙光PHPC100模块化的设计整合了服务器、KVM、电源、网络及散热系统于统一的智能管理平台之上,紧密融合形成了高效的PHPC100 个人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将个人PHPC100的体积和耗能减少到最低,真正实现可以放在桌边运行的高性能计算机。通过对各功能模块的整合,显著减少了连接线缆的数量,有效降低了各系统连接和集成的复杂度,仅冗余电源、KVM和网络三项,就节省了86%的线缆,将系统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其实,高性能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已经开始蔓延,曙光公司副总裁聂华先生在微软曙光携手晋级全国超级计算机十强庆典研讨会上提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公路上的下水道井盖的承受压力测试就是利用高性能计算机,以建模的形式经过多次运算总结出来的耐压值,确保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同时承受多辆机动车碾过井盖时的压力。
高性能计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每个领域,当你在电影院欣赏好莱坞大片时,被影片中激烈炫酷的动画场面所震撼;当你在微微高耸的大厦里办公时,你有没有想到建筑师在勾画建筑图纸时需要模拟大量抗震、耐台风实验等,这些都需要不同程度的高性能计算来做好初期运算,才可以将不可能变为现实。
也许,未来的高性能计算机就像我们现在所用的PC机一样普及,毕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家用PC机性能也在加速,容量提升、计算性能在提高、处理问题更为广泛等。而所有的这些表现正是在不断拉近普通PC机与高性能计算机之间的距离,让高性能计算机更能深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未来的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也不会仅仅局限在特殊行业中,高性能计算的触角已经开始触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涉及更多的领域,为各行各业都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