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媒人,整天穿梭在IT市场中,就像在水里游动的小鱼,猎物似在市场里探索,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在浩瀚的IT市场里,充满了太多的激情,每天都很忙忙碌碌,用新闻的一句话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但也夹杂了太多冷漠和嘲讽,多少让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苦涩的味道。
经过两个月在市场里奔波,我亲身感受到了作为网媒人的酸甜苦辣,曾无数次受过经销商和用户的殷勤接待,也曾许多次感受过被无情拒绝后的冷漠,这已经成为我们网媒人生活的一部分。
网媒自身的因素:
从目前网络信息容量上来看,尽管已经拥有庞大的资料库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这些巨量的信息对于受众来说,有时却仍然不是一个福音:因为信息量庞大,导致阅读往往被迫降格成为文件的逻辑化的处理。即使是用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大量的无效信息也非常令用户头痛。至于在网上每天交互的大量的无意义的新闻信息,更是数不胜数,一不小心就会让人陷到信息的汪洋大海当中。由于信息负荷过大,从心理上引起了受众对信息的焦虑。已有不少人开始抱怨信息过度,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抱怨网上的信息太少或稀缺。
尽管现在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但是对事件的报道上却很肤浅,一般都是点到为止,真正的深度报道却显得是那么的微薄,所以现在很多的信息量都是冗余的,而不是受众真正需要,都是单面地去考虑,延续了传统媒介不可避免的缺点就是内容的好坏,受众没有理由去挑选,你不喜欢也必须看,所以都带有强硬的色彩,缺少的是互动,尽管网络媒介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互动性,但在某种程度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去完善和改进。
网媒人因素:
记得小编在大学的时候,有位在新闻界有20年教龄的教授问我:“你觉得制约网络媒介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小编考虑许久,在一次论文答辩的时候,回答了教授:“是因为网络没有专业的采编队伍,这就是制约网媒的最大因素。”
教授也很支持这个观点,他对小编说:“最近我正在写一篇关于网媒的论文,其中就研究网媒发展的制约因素,现在网媒人大多数都是半路起家或是改行过来,在稿件处理上都是敷衍了事,粗心大意,抓不住重点,在深度报道上都显得很脆弱、单薄,每天漫无目的地去转载,没有真正尽到及受众之所及,及受众之所需的人性化责任。敷衍了事,粗心大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目前网络媒介还没有专门的规范去制约广大网媒人,这都值得我们去考虑。
传统媒体的采编队伍比较忠实的承担了把关人的责任,即不仅在管理上严格遵守把关制度,而更重要的是履行其作为受众服务者的义务,使受众很轻松地去接受信息,这是以往的媒介自觉承受的承载内容,也是网络媒介无法取代传统媒介的原因之一。
现在有很多的知名网站都已经很清楚地认识了这点,都在努力地去培养自己专业的采编队伍,并在网站内部形成了有利于网络媒介发展的规范,从而使得网站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
经销商/厂商因素:
由于网络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介起步比较晚,在人们心目中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印象,由于网络媒介及网媒人的不可避免的因素,给人们留下了一时难以接受网络媒介的负面印象,这成为网媒发展制约因素之一。
传统媒介的收入不仅可以来自于广告的费用,而且还可以通过发售自身的产品来获得,这就为传统媒介的生存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网络媒介的资金来源只能通过广告费来维持其正常运转,这就成为网络媒介难以发展的致命性因素。
加之网络媒介的有效受众的不确定性,从而制约了经销商/厂商在网络媒介上投放广告的积极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网络媒介受众是否与产品的消费群体最大限度地吻合,广告费用是不是真正能够起到预定的目标,这成为经销商/厂商在网络媒介投放广告最为关心的,因此,在网络媒介的费用预算上都是显得很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