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金银复本位制的时代,成色不良的铸币与成色优良的铸币在市场上同样流通,久而久之,劣币会逐渐占领市场,转为储蓄,而原本流通的良币,会被彻底逐出。这就是经济学里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理论,也叫格雷欣法则。
数码产品市场已经越来越接近于饱和,于是惨烈的竞争便不可避免了,互相压低售价控制成本以至于整机缺陷率提高,成为很多低价数码产品不可回避的问题。群体消费心理不成熟也是出现笔记本质量大大降低一个重要原因,在低端产品,实际上就是同质化竞争,随着价格完全透明化,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超过其它方面,往往会陷入无止境的价格预期中,导致企业为了把握这块看起来巨大的市场,只能用最管用的招数——价格战。而优秀的产品质量的确要靠优秀的原材料原配件做保障的,当质量和成本的天平渐渐倾向到成本时,数码产品的故障率越来越高也就不奇怪了。
就如宽屏液晶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主流,而正常比例(4:3)的液晶屏已经渐渐淡出市场。宽屏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成本高昂吗?以19寸的屏幕为例,宽屏的有效显示像素是1440*900=129.6万,正常比例的屏幕则为1280*1024=131.072万。另外宽屏的点距为 0.283mm,而普屏的则为0.294mm,也就是说,同样像素的东西在宽屏上变小了,更不容易看清楚了。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厂家原本只能裁16块正常屏幕的基材,现在可以裁出20块宽屏。于是宽屏的价格低了,厂商赚得了更高的利润,而消费者得到了所谓的“更符合视觉习惯”宽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