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电子商城的火爆,以中关村各大电子城为代表的传统电脑卖场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一方面客流量日渐减少,以2012年上半年几个节假日为例:除了春节之外,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小长假的客流量与平时周六日的客流相差无几;笔者曾经在清明节小长假前夕采访了中关村市场多个笔记本经销商,得到的反馈均是负面的:科贸电子城ThinkPad笔记本经销商孙先生告诉记者,清明节小长假的生意与平常的双修日差不多,如果按照客流来说还不如平常的双修日;鸿日东方鼎好店的笔记本电脑销售吴小姐告诉记者,清明节三天的生意应该一般,因为三、四月份是笔记本市场的淡季。
即便是传统的销量旺季——春节,中关村电脑卖场的客流量也不如往年:春节前夕电脑卖场的客流较多,但是许多都是购买苹果iPad 2平板等时髦电子产品的消费者,拿笔记本来送礼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公司采购的量也不如往年;春节期间,虽然卖场在年初三就开门了,但是笔记本经销商开业不足一成,销量更是惨不忍睹。
中等规模的经销商压力山大
迫于租金上涨等压力,不少商家关门
另外一方面,经销商的运营成本不断上涨:中关村市场的笔记本经销商按照其经营的规模可以分为三类:1、小本经营的经销商采用网店+扎货的运营模式;2、中等规模的经销商拥有单个店面以及几十台的库存量;3、较大规模的经销商拥有多个店面,并且拥有独立的库房,笔记本的库存量在百台以上。
无论是那种规模的经销商都遇到了店面租金上涨、人员成本上涨、水电运输等额外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对于中小规模的经销商来说更难受:由于卖场租金昂贵,许多刚刚起步的小经销商只有选择租金相对低廉的高层写字楼作为办公的场地。不过即便是写字楼的租金也不便宜——以中关村E世界8楼的写字楼为例,一个10平米左右写字间月租金也要4000元以上;而在经营模式上,这些小店面往往采用低成本的网上销售和风险较小的扎货(从熟人处先提货后付款)。
据了解,即使是采用网上销售和扎货模式的中关村店面每个月的成本也居高不下。因为员工工资占到中关村许多小经销商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比重,负责销售、送货、维修的员工都需要花钱,按照中关村里的平均水平来算,一个正式员工的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即使是一个只有2-3人的小公司,每个月的运营成本也在万元以上(员工工资+店面租金)。
而中等规模的经销商遇到的压力更大:老杨是中关村科贸4楼一家店面的经销商,他在笔记本市场摸爬滚打已经有10多年头,见到记者老杨时常感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几年前,记者来到老杨店面的时候还是只有他独门独户地一家,手下的员工也有3、4个;不过自从08年底的金融风暴过后,老杨的店面就很难见到员工了,从3、4个员工压缩到了1、2个员工;现在记者见到老杨时,发现他的店面已经分成了三个柜台:店面左边的柜台租给了一个做笔记本电脑维修的商家;店面右边租给了一个做打印机的商家;老杨一个人坐在店里正中的柜台后面发呆。
老杨告诉记者:“这个店面的月租金从最早的6000元,2010年涨到7000多元,今年又涨到了8000多元,再加上水电成本实在太高了,我把柜台租给人家还能减小一些风险”,老杨的店面也只有10多平米,柜台上摆着几台样机,架子上堆着10几台未开箱的笔记本。据老杨透露,中关村科贸电子城的租金在中关村各大卖场中还是比较便宜的,如果在鼎好电子城租一个类似的店面,年租金在25万元以上;而在各大电脑城一楼最黄金的地段租一个形象店,年租金甚至高达百万元以上。
此外,同行之间的竞争激烈,中关村里经营主流品牌的经销商数量已经饱和——十家经销商里面有八家都是做ThinkPad的、有七家都是做联想的、有六家做宏碁、有五家做戴尔……激烈竞争的后果是笔记本的利润不断下滑,从十年前的一台上千元下滑到几年前的一台几百元,再到现在一台只有100元左右的利润。
客流日渐稀少、笔记本利润大幅下降、店面租金以及人员成本连年上涨,迫使一些不良商家采用非法手段: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消费者在某某电脑卖场买电子产品被宰、卖到假货、次品以及被“转型”的新闻,所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样一来电脑卖场的信誉、口碑也受到了损害,甚至已经形成了某种恶性循环。在种种负面因素打击下,传统的电脑卖场犹如一艘重伤的军舰一样无可避免地加速坠入深渊。
三秦IT网的官方微信:更多资讯请关注:三秦IT网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