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可以肯定的是LGA1155绝对是未来1-2年内Intel平台的主力军。那么对于用户来说最关注的就是LGA1155平台的性能表现,虽然目前仍处于Intel NDA阶段,但仍不妨碍全球各地的专业爆料人士秀出Sandy Bridge处理器性能测试截图,而从专业媒体的角度出发我们也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纠缠各路厂商以及业内资深人士。先来回顾一下前不久台湾沧者极限论坛曝光的测试信息。(由于当时测试使用的CPU-Z版本较老,无法正确显示处理器的相关信息,图片均可点击放大)
CPU-Z和EVEREST识别信息
SuperPI 1M运行时间:16.349秒;CPUmark99:371分。
CineBench R11.5:多核心效率4.63,低于Core i7-860/960。
EVEREST CPU Queen:快于Core i5-750而慢于Core i7-965 XE
EVEREST Photoworxx:这次超过了Core i7-965 XE。
台湾沧者极限论坛拿到的这颗处理器采用Intel第二代32nm HKMG工艺制造,目前为B2步进(工程样品),LGA1155封装接口,原始主频2.50GHz,外频100MHz(Nehalem/Westmere都是133MHz),倍频25x,一级缓存8路关联256KB,二级缓存8路关联4×256KB,三级缓存12路关联6MB(小于Nehalem)。处理器整合了Intel第六代图形显示核心,支持超线程技术和AES-NI、AVX指令集,其中AES-NI新增七条指令,可加速数据加密和解密,AVX(高级矢量扩展)则针对密集型浮点运算,并协助一般用途和工程应用的加速。
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我们继续通过其他方法从硬件厂商那里获取关于Sandy Bridge处理器的相关信息。虽然多方整理到的信息可能与最终零售版产品有些许的差别,但是足以让我们大致看清Sandy Bridge处理器相比较目前的处理器究竟有多大的提升。
据某硬件厂商透露,他们在前不久的测试中拿到了一颗默认主频为3GHz的Sandy Bridge处理器,具备四核心八线程,6MB三级缓存。通过CPU-Z的信息显示,属于中高端Core i7系列。笔者对比了Roadmap中的产品规格,没有发现一致的对位产品,可能仍属于早期的工程样品。为了对比了解LGA1155处理器的性能变化,我们选择了规格与之相近的Core i7-870处理器的测试数据作为参考。Fritz国际象棋软件测试中相比Core i7-870提升不足5%;
3DMark 06处理器子项得分相比Core i7-870大约有10%的性能提升;
3DMark Vantage处理器子项得分相比Core i7-870大约有10%的性能提升;
CINEBENCH R11.5处理器渲染测试较Core i7-860提升约7%。
ZOL总结:
Sandy Bridge处理器在性能表现上相对于目前的LGA1156处理器还是有明显的性能提升的,考虑到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都是工程样品,相信零售版在性能上还会有更好的表现。虽然三项重要的变革中,原生GPU核心显得有些霸道,完全不考虑消费者的需要还是不需要。但是从目前的应用方向来看,未来GPU将分担更多的计算工作,而这种强大的运算能力是CPU所不具备的。Intel在所有的处理器中集成GPU核心相信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对于用户来说没有必要过于计较GPU核心所能表现出的3D娱乐性能,它所展现出的超强运算将帮助我们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