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性能论 4套平台深度验证CPU不敌GPU
中关村在线 作者: 编辑:白林 03-14
●CPU产品介绍:E2160/E8200
可以说酷睿架构是Intel近两年成功获取市场的最重要技术环节,因为早期Pentium 4系列产品采用NetBurst架构的超长流水线设计,这种架构的重要缺陷就是有效命中率低下、实际效能弱,唯有通过提高L2来弥补这一致命缺陷。反观对手AMD借此Intel在架构选择上的失误,及时推出K7和K8两代产品成功夺取市场,一时间高性能、低功耗成为了AMD CPU的专用名词。
Intel岂能允许自己犯下如此失误,在2005年成功推出酷睿架构,一举夺回失地,并且将CPU制程率先跨入65nm工艺遥遥领先对手。就在今年,Intel更是推出了全新一代的酷睿产品,并且将核心制程再一次向前推进步入45nm时代,令对手望尘莫及。虽然AMD也推出了全新一代的Phenom(羿龙)处理器,并发布平台概念的Spider(蜘蛛)平台,但是在实际效能上还是无法与Intel的产品相抗衡。
目前Intel大力推进多核产品,高端四核系列有Q(X)6000和Q(X)9000、双核中高端有E/X6000和E8000、中低端双核有E4000、低端有Pentium Dual Core E2000和赛扬双核E1000,产品线齐全、覆盖面极广从上万元至300多元一应俱全,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肯定能找到一颗适合自己的产品。
Pentium Dual Core E2140可以说是Intel低端双核市场的明星,这主要是因为其门槛要求低、超频性能强(很容易达到3GHz的水平)、价格低廉。并且这款产品采用了与高端一样的酷睿架构,共享式二缓存设计、128位SSE处理单元、支持MMX/SSE/SSE2/SSE3/Sup-SSE3/EM64T指令集,所以在多媒体处理功能及处理能力上Core 2 Duo系列产品相差无几,这是DIY用户最喜欢购买的产品。但是随着赛扬双核E1200的横空出世和E2160的持续降价,E2140逐步停产、淡出市场,近期E2160的关注度大有接任E2140的趋势。
不过俗话说的好“一分钱 一份货”,既然产品成本及价格低,那么它在功能和规格上就有一定的缩减,例如E2000系列产品缩减L2缓存至1M,取消不常用的Virtualization(VT 虚拟化)和Intel VPro(博锐技术),前端总线仅为800MHz。其中L2缓存的缩减是导致E2000系列和E4000以上系列产品性能差距的最直接原因,因为E2000系列产品只有4路1MB L2缓存,而E4000以上级别产品拥有8路2MB至12MB的L2缓存。


Pentium Dual Core E2160采用酷睿2架构,使用65nm工艺制造和LGA775接口,默认工作电话为1.25V,TDP为65W。E2160倍频为9,相对于E2140的8倍频来说高出一级,在同样为200MHz外频的作用下,默认主频为1.8GHz。其他规格为1MB L2缓存容量,支持800MHz前端总线和MMX/SSE/SSE2/SSE3/Sup-SSE3/EM64T指令集。


Core 2 Duo E8200同样采用酷睿2架构,但是其使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45nm工艺制造,桌面级产品采用LGA775接口。由于采用45nm制程,Core 2 Duo E8200的TDP与Pentium Dual Core E2160同为65W,默认电压为1.21V。E8200支持1333MHz前端总线,外频及倍频分别为333MHz和8,所以其默认主频为2.66GHz。其他规格为8路6MB L2缓存,支持MMX/SSE/SSE2/SSE3/Sup-SSE3/SSE4.1/EM64T指令集,SSE4.1是Intel从45nm产品开始新近加入的多媒体指令集,现已得到多家软件厂商支持,它的加入会大大提升CPU多媒体性能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