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传奇—历史创造GPU和GPU续写的历史
CNET·中国ZOL 作者: 编辑:白林 05-22
GPU通用计算和未来
GPU所有计算均使用浮点算法,而且目前还没有位或整数运算指令。此外,由于GPU专为图像处理设计,因此存储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二维的分段存储空间,包括一个区段号(从中读取图像)和二维地址(图像中的X、Y坐标)。此外,没有任何间接写指令。输出写地址由光栅处理器确定,而且不能由程序改变。这对于自然分布在存储器之中的算法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尽管有上述约束,但是GPU还是可以有效地执行多种运算,从线性代数和信号处理到数值仿真。虽然概念简单,但新用户在使用GPU计算时还是会感到迷惑,因为GPU需要专有的图形知识。这种情况下,一些软件工具可以提供帮助。两种高级描影语言CG和HLSL能够让用户编写类似C的代码,随后编译成碎片程序汇编语言。
在PC技术领域,CPU和GPU始终是相辅相成,在二者已经发展到出现新的瓶颈时,结合也许是明智的解决方案,因此,关于整合CPU和GPU的方案就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NVIDIA率先引入了Tesla通用GPU计算架构,最终目的是将CPU和GPU合二为一,然而NVIDIA并没有CPU的研发历史,在整合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
如果能够发挥GPU的性能潜力,让它协助CPU处理复杂的任务,比如CPU负责一般任务计算,而GPU则负责专门浮点计算,这样就可以解决未来CPU发展的性能瓶颈。为此,通用“CPU-GPU”计算构架被一致看好,但实现二者的整合有两个途径:CPU整合GPU,或GPU集成CPU。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PCI-E总线的带宽虽高,但始终未能满足CPU与GPU之间频繁的数据交换 工作 ,加上GPU受PCI-E总线的限制,GPU集成CPU还不够成熟,CPU整合GPU才是最终出路,由于CPU通用处理器的设计,令它得以应付日常生活形形色色的工作,所以它与GPU的关系是并存的。
尽管CPU整合GPU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但至少可以肯定,在2009之前,对应产品不会上市,此外,CPU与GPU整合看起来容易,但实际遇到的问题还很多,比如现有主流GPU内建的晶体管目数目达到7亿之多,比CPU还要复杂,这意味着CPU还难以集成高端GPU内核。就算以后能集成高端的GPU,但GPU的发热量比CPU大许多,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导航:
- ·第02页:芯片传奇—历史创造GPU和GPU续写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