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结:哪片790GX是最佳龙榻?
● 测试感受:790GX芯片组本身确实优秀
在漫长的单个790GX多设定+12片不同790GX同设定测试中,形形色色的主板均表现出了很好的软硬件兼容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790GX+SB750能够在全方位媲美Intel主流平台的高性能芯片组,AMD的芯片组团队在产品设计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同时,790GX能够实现的多种应用更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板载显卡+全接口输出的高清娱乐能力还是外围双独立显卡的并行加速支持,都能够在市场上找到立足点,其稳健低耗的运作状态也能够让人放心。
790GX作为龙平台的中坚之一非浪得虚名
● 测试感受:难分高下的性能和超频性能
主板行业的本土品牌让人刮目相看,虽然他们总所周知的需要依靠代工厂的研发和生产支持他们的思路,但就具体产品的功能配置、性能甚至是超频性能方面,都已经能够和台系一线大牌产品相媲美,在基本的应用层面,所有参测产品的综合表现差异相当的小。
● 测试感受:价差背后的价值,细节处见高下
但另一方面,高性价比的二线和本土品牌产品并不能真的以其价格击溃高价一线产品的真正竞争力。以本次测试定价超过千元的ASUS和GIGABYTE”贵族“类产品为例,它们确实在防方面面的细节上高出其它产品一截,虽然这一截相对隐蔽,甚至不为初级DIY用户所重视,比如:
>>只有ASUS和GIGABYTE的双x16 PCI Express插槽不须硬件切换速度;
>>只有ASUS和GIGABYTE使用了更高档次的HD Audio CODEC芯片;
>>只有ASUS和GIGABYTE提供了IEEE1394连接功能;
>>ASUS和GIGABYTE的整体用料和做工更佳,后者甚至属于不惜工本;
>>ASUS和GIGABYTE的BIOS设计无论结构还是功能都明显更优;
>>ASUS和GIGABYTE提供了可靠而好用的系统调整+BIOS升级专用软件。
显然,如果你是重视产品这些素质的用户,2倍甚至2.5倍于低价产品的名牌货仍将是唯一选择。
● 12款790GX大评分 供您参考
以下是笔者按照既定的各方面权重尽可能客观的给出的各个主板的打分,注意请不要把总分作为衡量产品好坏的依据,选购主板还是要从自己的应用需求出发选择对应部分优势的产品。另外本表难免带有部分主观音色,因此仅供配合前文的对应参考。
12 款 790GX 横 测 主 板 评 分 表 | ||||||||
品牌型号 | 硬件 | 软件 | 能力 | 价格 15 |
总分 100 | |||
功能扩展 15 |
布局用料 15 |
BIOS 10 |
专用软件 5 |
性能 25 |
超频 15 | |||
华擎(ASRock) AOD790GX/128M |
12 | 13 | 8 | 4 | 21 | 13 | 14 | 85 |
华硕(ASUS) M3A78-T |
15 | 14 | 10 | 5 | 22 | 10 | 9 | 85 |
七彩虹(Colorful) 战旗C.A790GX X3 |
12 | 11 | 6 | 2 | 22 | 12 | 13 | 78 |
精英(ECS) A790GXM-A |
13 | 11 | 6 | 0 | 22 | 12 | 11 | 75 |
技嘉(GIGABYTE) MA790GP-UD4H |
15 | 15 | 9 | 5 | 23 | 15 | 10 | 92 |
捷波(Jetway) 蓝光X-BLUE 79GX |
12 | 10 | 7 | 0 | 18 | 13 | 14 | 74 |
微星(MSI) KA790GX-M |
11 | 14 | 7 | 3 | 20 | 11 | 13 | 79 |
昂达(Ondata) 魔剑A790GX+ |
12 | 12 | 6 | 1 | 22 | 11 | 12 | 76 |
斯巴达克(Spark) AM3-790GDG-COMBO |
13 | 12 | 7 | 0 | 23 | 10 | 15 | 80 |
超磐手(SPUoX) AK790+ GTR |
14 | 11 | 6 | 0 | 20 | 11 | 12 | 73 |
双敏(UNIKA) 狙击手TAC53-DF+玩家限量版 |
12 | 11 | 7 | 0 | 20 | 11 | 13 | 74 |
盈通(Yeston) A790GX封神版 |
12 | 12 | 6 | 0 | 23 | 11 | 12 |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