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感觉,微信扩张的脚步有些快,跨度有些大。微信敢如此不顾用户体验的大领域扩张,完全是因为目前在移动社交领域没有一款可以与其抗衡的工具,微信的马太效应已经形成,他不怕用户会减少,因为一旦用上微信形成 SNS 关系,用户就很难再离开。现在微信的地位就好像当年的 QQ,在用户规模与粘性上无人能及,通过微信带动其他业务发展。
正是由于微信拥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以及可以预见到的巨大商业潜力,使得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司视为眼中钉、甚至是盘中餐。一方面传统垄断企业被微信抢走了蛋糕,自然要想尽办法从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从苹果唯冠事件中尝到了甜头,于是将抢注商标作为一夜暴富的赌注,一旦中签就会狮子大开口,狠狠的宰上一刀。这不仅是互联网、也是各行业普通存在的悲哀——在勤劳致富的人身旁,总有一群强盗和流氓。
对微信来说,真正的敌人到底是谁?
在强大的舆论面前,微信成功躲开了收过路费的拦路虎;这次面对来碰瓷的路人甲,预计微信最终也能够化险为夷,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使用。但对腾讯公司来说,真正的敌人其实还是自己,它需要谨慎小心地寻找用户习惯、用户价值、与自身想象力扩展的微妙平衡点。比如谨慎的引入品牌营销,小心的构建第三方内容推送,把每一步都迈向用户价值而不是自身的价值变现,让用户跟随微信的习惯变化,每一步都是正循环而不是兴奋尝试后的恼怒和抱怨。
在腾讯内部,微信显然已经不是增量,而是未来腾讯重要的基础土壤。虽然腾讯依托现有的桌面互联网产品网络,在可以预期的未来还会保持相当不错的收益,但是桌面互联网的平台期已经近在眼前。事实上,一个逐渐趋平的成长曲线是互联网公司的噩梦,腾讯未来成长线必不可少的斜度,将与微信紧密相关。一个如 QQ 那样要释放 10 年价值的产品,越是面对无限可能,就越要约束自己的想象,能做到这一点,微信才是更令人敬畏的力量,也必将拥有更了不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