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型是厂商用于给主板定位和控制成本的方式,现在桌面级主板的PCB布局大多采用ATX结构,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按面积从小到大排列为迷你ATX、标准ATX和全尺寸ATX。在主板PCB的定位级别中除了肉眼可以直接分辨的大小差距外,印刷层数也有区别,主要有4层、6层、8层之分。层数越多,对制造工艺要求越高,成本也越高。
总的来说,主板的PCB板型还是跟它的芯片组定位有关联的,入门级芯片组通常无缘享受到最大的板型设计。原因很简单,低端的芯片组连线较少,对布线形不成压力。它们面向大众用户,默认使用的情况几乎占全部,电气性能只需保证最基本的稳定性。主流芯片组因为具有一定可玩性,板型设计相对灵活,厂商根据具体产品的定位来确定需要多大规格的PCB。而旗舰芯片组,功能连线繁多,用户购买它的意义在于挖掘超出默认的额外性能,各方面必须做万全考虑,毫无疑问会集尽奢华于一身。
如下图,用于满足计算机最基本需求的G41、780G主板常用迷你ATX结构,这是台式机主板中最小的板型之一,接近正方形,主要通过削减扩展插槽的方式来截短。迷你ATX除了能够节省成本,降低售价,便于快速、大量生产之外,还能适应与其对应的迷你机箱,为用户节省空间。
华擎G41M-LE(迷你ATX设计)
技嘉EP45-DS3L(标准ATX设计)
有不少人对标准ATX的概念有误,常常称之为“窄板”,其实真正的“窄板”并非如此。这是主流芯片组产品中最常见的板型设计,它的成本、布线空间都适中,可以容纳主板必备的所有功能,电器性能足以应付一般的超频。
精英黑尊龙790GX(全尺寸ATX设计)
全尺寸ATX设计也有相应的俗称:“大板”,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所有高端、旗舰产品使用的设计。它与标准ATX相比,长度不变,宽度增加,用于容纳更多的布线,或起到宽松布线的作用。它有最佳的电气性能,是发烧主板型号的首要配置,但只能装入不低于标准规格的机箱中。
另外谈到PCB层数问题,就如同人类建造的摩天大楼一样,增加PCB层数是在面积受限的情况下用立体的方式提升电气性能的有效办法,但这样付出的成本和对工艺的要求都超过增加PCB面积。迷你、标准ATX的板型面积都还未达到上限,对它们来说增加PCB层数意义不大,因此在这些板型中我们通常只能见到4层PCB的设计,而6层甚至8层只有全尺寸ATX才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