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nm工艺改进之处与进展
在芯片生产行业,Intel得益于旗下二十多家工厂的强大产能,产品一经发布,大规模的上市则会随后跟进。NVIDIA向来是一家无工厂半导体厂商,而AMD在2009年实现业务剥离之后,也走上了无工厂道路。实际上从Radeon HD 2000到现在,无论NVIDIA还是AMD都把芯片订单交给台积电TSMC完成,台积电完美的成本控制和较大的产能满足了全球主要GPU的供应任务,不过台积电也经常能够影响和干预行业发展节奏。
TSMC台积电官方网站
目前的GPU都已经在40nm工艺上碰到了“性能墙”,基本失去了继续提升的空间,新工艺势在必行。如果按照TSMC在2009年爆出的路线图,它将会在2010年年中的时候推出32nm GPU,2011年上半年推出28nm GPU。
在GPU制造领域制造商喜欢半代工艺,55nm是65nm的半代Half-node工艺,而40nm是45nm的半代工艺,我们本次看到的28nm工艺是Intel用来制造酷睿SNB架构32nm整代工艺Full-node的半代工艺。半代和整代的区别是半代工艺拥有更好的刻宽,所以通过改善聚焦的方式,半代工艺能够做出更小的晶体管。但是半代工艺导致的下游效应让Intel到现在都对这种所谓巧妙的蚀刻方式敬而远之。
TSMC在2009年的规划
不过在今年6月传出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AMD已经利用台积电28nmHKMG工艺完成了下代显卡“南方群岛”的流片工作(此前有消息称二月份就已搞定),将在今年年底投入批量生产并正式发布。AMD高管昨日也重申,下代显卡会在年内推出。也就是说台积电28nm工艺的发展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一切进展都显得非常顺利。
TSMC路线图
使用最新的28nm工艺之后,GPU集成度在芯片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会出现40%的提升,换句话说Cayman如果维持目前的规格将缩小40%面积,发热和功耗会得到非常好的控制。鉴于台积电没有使用Tri-Gate 3D制造工艺,晶体管数量不会出现异常增长,不过40%的潜力提升已经非常令人满意了。
不同半导体制程的面积缩小
28nm工艺在推出时间方面令人满意,台积电在2010年成功进行了28nm SRAM测试存储芯片试产,2011年2月已经进行了一次28nm的半导体芯片试产。在上个月末,多个消息来源确认,代号“开普勒”(Kepler)的NVIDIA下一代GPU芯片已经成功流片,台积电28nm工艺再次立功。不过台积电还需要更多时间让28nm工艺进一步成熟起来,开普勒最早也要明年初问世。
三秦IT网的官方微信:更多资讯请关注:三秦IT网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