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份,面对联想9700万美元的巨亏,柳传志再次出任联想董事局主席。他说,“这次危机最终一定会引导联想进行战略转型。有人说我是为了股市唱高调。但是,如果三年以后真的让我说着了,真是战略转折点,到时候别说我是蒙的” 联想最大的问题 金融危机下,联想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亏损。2008年,联想集团第三季度亏损了9700万美元,这是自联想集团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亏损。其次,2004年并购IBM时,联想是全球第三大电脑厂商,现在已跌至第四位。另外,联想已经连续四年裁员,员工士气普遍不振。 柳传志认为,在2009年以前,联想经历的坎坷并非逆境下的危险,主要是联想自身出了问题。这一次,联想的困境才是真正在逆境下形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直接导火索。
首先,联想手里IBM的PC业务受到了很大影响。一直以来,IBM全球业务是高端产品,主要面向大企业,是集团采购。金融危机让欧美的很多大客户损失惨重,纷纷缩减开支,第一项就是缩减电脑设备的开支,然后才是裁员。据统计,在欧洲和美国约有50%以上的企业已经大幅度缩减IT开支。柳传志补充说:联想真正要应对的东西不仅仅是逆境造成的,更多的是内部原因造成的。因为,与其他电脑厂商横向比较,联想的亏损仍然是十分严重的。
谈到现状,柳传志总结联想目前最大的问题有三个:第一,公司的战略不清晰,又抓消费类市场,又抓高端市场,两头很难兼顾。第二,执行能力大幅度减弱。一直以来,联想的黄金供应链保证了联想的产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到达客户手中。但是,现在联想的流程变得非常复杂,每个环节都很完善,很严谨,业务员很多,效率却很低。“一个企业忘了目的,一味执著于流程,是天底下最大的笨蛋。”最重要的是第三个,公司核心价值观没有建立起来,团队士气不高,尤其西方团队。这造成了联想员工打仗犯懒。 联想何时可以扭亏为盈 面对联想的三大弊病,柳传志认为,联想研究的重点是,杨元庆重新做首席执行官以后,过去的做法哪些能继续用,哪些要抛弃。柳传志坚信这次一定是战略转折点。“还是回到行业和企业管理两方面。首先,联想了解电脑行业,有能力重塑黄金供应链。第二,联想懂企业管理,战略制定、团队建设、员工的激励,联想都有经验。”他认为,他可以带领联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进行调整。柳传志表示,再过几年,他一定会把经过细细讲出来。 面对联想业绩何时恢复的疑问,
柳传志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时间点。一是金融危机到底多长,这个时间点是联想无法控制的。他表示,联想现在现金充足,即使金融危机时间再长,公司都可以持续运营。但宏观经济低迷,产品的利润很难上升。第二个时间点是联想可以控制的,就是供应链和流程调整的时间。这几年流程系统是混乱的,要花非常大的代价重建,要有很大的投入。这个时间点直接决定了联想盈利的时间点。 回顾二十五年来联想经历的风风雨雨,柳传志得出结论,企业渡过难关主要还是靠自己的本事。自己的本事又分为两类,第一个,对自己行业了解的深度。第二个就是企业管理基础。无论是哪个行业的企业,都要研究清楚:怎么去制定战略?怎么带好队伍?怎么有好的班子? 既懂行业,又有企业管理经验,企业在逆境下生存的能力就会强。真的地震了,所有人都压在瓦砾中,但是如果其中有10个人练过硬气功,也许就真的活下来了。
点评 周其仁:企业家要重视宏观 经济走势 在处理所有问题的时候,柳传志总是把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变量分开,把控制不了的风险都预算在内,把能控制的事情做到极致。事实上,企业家无法控制的变量包括宏观经济走势、国家政策等。比如,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见底,是企业家无法控制的。企业家可以控制的变量,就是自己的企业到底打算做什么,怎么做。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应该有一点宏观意识,在萧条来临之前,做好过冬准备。尽管摔了很多跟头,大多数中国企业家仍然不重视宏观经济走势。
丘吉尔说:“人类经常被真相绊倒,但大多数人赶紧站起来走开,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 2007年10月,流动性过剩的形势已经浮出水面,我当时就提出,“枪口要放低”,冬天就要来了。过冬之前最重要的是粮草。对于企业来说,粮草就是现金。当时,大多数企业家没有引起重视。毕竟,那时候国家的说法是“经济有过热的风险”。 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家悄然开始了动作。2007年10月份,柳传志的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这两个投资公司都抓紧了第三期、第四期的融资,在2008年之前,储备了200亿的现金。
所以,时至今日,柳传志仍然可以自信满满地表示,“联想有钱。”万科也在那时有了动作,2007年11月,万科开始打折售楼。当时,中国多数的公司不同意万科的做法,认为他们破坏了行规。实际上,万科的降价抢回了现金。所以,2009年,在众多地产商为现金东奔西走的时候,万科仍然稳坐钓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