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成立家登这家公司,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邱铭乾自然希望能如它的名字(Gudeng, 闽南语久久长长)一样久久长长。但怎样的久久长长却在面对英特尔资本投资时,成了一个问题。
“英特尔资本最初是想投更多钱的。”邱铭乾却不想要,理由是多拿钱就要多稀释股份。但他的这一举动并非完全处于对公司控股权的考虑,因为这家台湾公司在此前的2009年10月16日就登陆台湾三板市场开始交易。
“家登是一家做晶圆覆膜产品的公司。”英特尔资本副总裁,制造业及拉丁美洲、中国台湾、韩国地区董事总经理Keith R. Larson说,家登通过在晶圆表面覆一层膜,可以避免灰尘等对晶圆的损耗,因此可避免晶圆在切割成CPU时的损耗率,“从而使Intel受益”。
它是Intel的供应商。然而却也并非只面对Intel一家,在其客户的长长名单中,还有台积电、联电等与Intel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
过多接受英特尔资本的钱,会否对其他客户有挤出效应?另一方面,通过英特尔资本的投资而与Intel的核心业务芯片制造捆绑在一起,在多大程度上能背靠大树好乘凉?
“我们选择公司的标准,首先是那些能够成功活下来并能走得更远的公司。对他们选择除Intel之外更多客户的策略,我们很理解。”Keith R. Larson说,其所负责的制造业,作为和Intel现有业务直接相关的领域,“只是希望我们所投的公司能有足够的钱做他们希望做的事情,管理团队还是会拥有控制权。英特尔资本不会寻求对这些公司的运营性掌握,基本上都会以外部董事的角色介入公司运营。”
但Larson先生的这番话,并不足以安抚邱铭乾。面对英特尔资本在制造业30%-50%的股权要求,他还是很犹疑。
结果皆大欢喜。
英特尔资本在权衡之后,接受了新的投资方案。最后的投资“没那么多,也就几百万美元”。截至2009年10月,家登前十个月的营收为3.03亿元新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