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20日,微软推出了Windows 1.0。在这25中年,Windows操作系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更新与变迁。其主要历程如下:
1975年至1981年:微软启航阶段
联合创始人保罗·阿伦(Paul Allen)和比尔·盖茨共同推动了微软公司的创建。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主要依赖于打字机进行工作。用户如果需要复制文件,则可能会使用油印机或者是复写纸。当时的人们很少听说过微计算机,但当时却出现了两位年轻的电脑爱好者——比尔·盖茨和保罗·阿伦,而这两位年轻人还大胆表示,个人电脑将成为未来的科技业界的重要产品。
1975年,盖茨和阿伦开创了一个合作项目,命其名为“微软”。与诸多的初创型企业一样,微软最初的规模也非常小,但其却有着宏大的远景——让电脑走上互一张办公桌,走进每一个家庭。接着在未来的几年内,微软开始了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旅程。
MS-DOS的出现:
1980年6月,盖茨与阿伦聘用了盖茨的前哈佛大学的同班同学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来帮助打理微软。在接下来的7月份,IBM曾与微软进行了接触,拟共同从事一个名为“Chess”的项目代码。作为回应,微软将重点放到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此系统软件将管理或运营计算机硬件,同时也将成为了沟通计算机硬件与应用程序(例如文字处理软件)之间的桥梁,这种操作系统也成为计算机程序运行的基础。当时,微软将此新操作系统命名为“MS-DOS”。
IBM于1981年推出了运行MS-DOS的个人电脑,这种电脑的问世也给世人推出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输入“C:”和各种神秘的命令就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后来,人们也发明了反斜线“”按键。MS-DOS非常行之有效,但是对多数人而言,理解起来就非常困难。因此,这也给微软发明更易理解的操作系统提供了更好的经验和基础。
备注:MS-DOS就是“微软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