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意识向系统认知的过渡
刚刚提到的2009年,虽然在经济上犹如寒冬腊月,但也正是由于Android的出现,才使得在这样寒冷的形势下,人们对手机的认识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以往提到手机,大家可能会脱口而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这样的大品牌,而现在如果再问同样的问题,也许大家会首先想到的是,你的手机是什么系统的,智不智能,用的是3G号吗,等诸如此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呢?
这里就引出了本篇横评的缘由,正是因为Android的出现,才使得S60推出了第5版,才促使微软发布了Windows Mobile 6.5,以及Windows Phone的概念。而这三者也都不约而同地在触摸操作上,下足功夫,以求能为用户提供最优的操控体验。
体验这个概念,只靠操作是不完整的,必须要建立在良好的用户界面上,使人机能够方便地沟通,才能算是成功。iPhone在这方面开创了先河,于是几乎所有的其它厂商陆续跟进,有的只是单纯地模仿,有的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特色,总之是在系统的大前提下,力求为其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于是渐渐地,人们开始追求相同系统情况下的不同界面,厂商也顺其自然地迎合着这种市场需要。再加上“开源”概念的深入人心,不同品牌间采用相同系统的例子屡见不鲜。也就是说,消费的导向已经不是过去的品牌为王,而是在选定系统的前提下,参考品牌长期市场口碑作为次要因素参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谁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无论是哪种领域的什么转变,都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沉淀的,至少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由品牌向系统的过渡是良性的。